暑期“三下乡” | 教育学院“蒲公英”社会实践活动(四)  
日期:2021-07-20 21:35:29  发布人: 

暑期“三下乡” | 教育学院“蒲公英”社会实践活动(四)

图文 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

青春需要的是什么?

青春需要的是挥洒,

青春需要的是奉献,

青春需要的是绽放。

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时代。郑州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响应上级号召,紧紧围绕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将“三下乡”与“返家乡”相结合,组建“蒲公英”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,在各实践队员家乡开展为期十五天的义务支教活动,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注入自己的青春活力。

南阳站

我们的“三下乡”日记(十六)

2021716日 多云有阵雨  28°~38°

地点:南阳市宛城区艾尔实验幼儿园

该支教点是一所位于白河畔的实验幼儿园,该幼儿园有托班,小班,中班和大班的班段,支教队员现在负责的是托班。由于现在是暑假时期,小朋友们有很多外出游玩的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计划。每天早上到幼儿园,入目便是小朋友灿烂的笑脸,支教队员的到来让他们感觉到很新鲜,所以这次的支教活动对他们和支教队员来说意义重大,也是对支教队员的一次挑战。结合之前的见习经验和观察发现,这次支教活动并没有那么难。这几天天热时,在教室里给他们讲绘本,教他们唱《歌唱祖国》等等一些知识性的课程;天凉快时,就在园内做操锻炼身体等等。这期间支教队员还去了南阳市的规划展示馆,一起见证了体现在南阳市的“中国速度”,和小朋友们为我们的祖国和城市自豪! 结束后,对小朋友们进行了询问,总体都收获不小。总之,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给小朋友们带去知识与希望,同时也使支教队员收益颇丰 ,让他们更加的相信接下来的支教将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。

我们的“三下乡”日记(十七)

2021716日 多云有阵雨  28°~38°

地点:南阳市桐柏县第五中心小学

该支教点是在桐柏县的一个小学内进行的,在此次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中,充分利用当地学校的场地特点,在学校中开展的课程有绘画课,科普课,音乐课,语文课,数学课,手工课,以及关于暑假期间防溺水的安全教育。在课间带领学生做音乐律动游戏,如杯子舞,手势舞使学生们懂得在游戏中团结的重要性,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。此外,还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学习,并进行假期暑假作业的辅导。希望通过以上的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,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。在课上学生们对上课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,学习兴趣也是非常浓厚的。在这次三下乡的支教活动,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同样使支教人员将专业与实践进行了结合,从中学到了很多在未来教学中会出现在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。

平顶山站

我们的“三下乡”日记(十八)

2021717日 小雨  26°~34°

地点:平顶山市鲁山县张官营镇前城村

根据本地安全防控要求,该支教点未能协商到合适场地,支教队员就将自己家作为支教地点,天气炎热,但仍然不能阻挡孩子们学习 的热情,每天早早的来到家里期待着学习新知识,由于学生年龄阶段不同,支教队员为此设置了不同的课程,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。主要有语文、数学,另外还有美术、舞蹈、音乐等。孩子们在玩中学,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收获了快乐!语文、数学科目基本都是一对一辅导,针对性强,帮助孩子及时查漏补缺。美术、舞蹈、音乐课程,是大家一起学习,挖掘孩子们的天赋,培养一个兴趣爱好。以上这些课程到现在为止,效果良好,学生们上课积极性非常高,学习兴趣浓厚,支教人员对于接下来的支教也是信心满怀。此次实践入村开展支教活动,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,也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,支教队员表示,在这段时间里收获颇丰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在教育教学方面,支教队员将书本知识灵活的转化为实践能力,与学生们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,共同成长,在今后的支教活动中会更有信心和力量去展开支教计划,把青春投入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,用实际行动去践行“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时代”的口号。

我们的“三下乡”日记(十九)

2021717日 小雨  26°~34°

地点:平顶山市卫东区遵化店镇溪庄村

今天教育学院“蒲公英”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了平顶山市卫东区遵化店镇溪庄村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,支教队员在自己家中开设支教点。实践队员始终坚持永远跟党走,奋进新时代,把青春献给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。支教队员怀着无比激动和紧张的心情开始了新一天支教活动,为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知识,实践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盘子画的的课程。孩子们都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许多新奇的艺术作品。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作业的辅导和新课的预习,在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上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、步骤,更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活学活用。在课余期间支教队员也对学生们进行了安全教育,强调暑期的安全注意事项,特别在支教队员紧张时,小朋友们也会及时安抚支教队员的情绪,支教队员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温暖和感动,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的初心和信心。

核发:现代教育学院 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